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蓝 诗 语

小学语文老师 一片纯粹的空间

 
 
 

日志

 
 

“教学做合一”与“人有两个宝”  

2009-03-22 18:23:10|  分类: 学习心得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三大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中的核心思想。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学、教”,都离不开“做”,“做”是基础,是中心,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便是实学。

既然“做”如此重要,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呢?陶行知先生给“做”的定义是“劳力上劳心”,这使我想到一年级语文书本上的陶先生写的一首小诗:“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用手”就是所谓的“劳力”、“用脑”就是所谓的“劳心”。 

陶行知先生所谓的“做”并不是我们原来印象中的简单的“动手”,动手固然是做,但那不是真正的做,这样的做是没有多大成效的。正如陶先生在“做学教”总解释中所举达尔文和王木匠的例子一样。他们在从事自己劳动的时候都需要一定的知识:王木匠需要一定的几何知识作为他实践的基础,才能造出四平八稳的桌子。达尔文也需要一些辨别物种变异的知识去进行自己的研究。看上去他们的做事的起点方式差不多。可为何他们的最后的结果如此不同呢?那是因为王木匠在做时只是“动手”,周而复始的重复“昨天的故事”,仅此而已。他们只是每天在“劳力”而没有“劳心”。可是达尔文尽管一开始和他的起点差不多,可是达尔文在实践的时候并没有简单的“动手”,而是“劳力”的同时在“劳心”,从而用他的技能创造出了新的知识。

看来,任何一件事,只有“劳力上劳心”也就是“用手又用脑”才能真正的有所“创造”。说到这,使我想到在上次的检查中,一位领导所说“新课改中的老师。我们不能仅仅“埋头苦干”,还应学会“抬头巧干”,我想他的意思就是让我们学会“创造性地工作”而不是简单的“用手做事”吧!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做任何事都牢记“劳力上劳心”。同时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评论这张
 
阅读(24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