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蓝 诗 语

小学语文老师 一片纯粹的空间

 
 
 

日志

 
 

2011南通学习吧 小学语文网络研修培训提纲(二)  

2011-07-06 15:25:14|  分类: 学习心得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第二章节  情境教育生动的手段(一)

情境教育的途径与手段:

       (一)以生活展现情境    (二)以实物演示情境;
      
(三)以图画再现情境;     (四)以音乐渲染情境;                          

   (五)以表演体会情境;  (六)以语言描绘情境。

 

一、生活展现情境

   1)定义:

生活展现情境,是通过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儿童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儿童眼前。
   
2)什么情况下需要生活展现情境呢?

以生活展现情境,一般是为了帮助学生到生活的源泉中获取丰富的写作题林;结合阅读教材的室外观察当然也属此列。但大量的,是为了观察情境写作文的需要。
 
3)把学生带入生活的情境中,必须注意三点:
       A
选取感知目标要鲜明; 

   B带入情境要有序;

 C观察中要启发想象。

二、实物演示情境

   1)定义:

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便是“实物演示情境”。
   2)什么情况下需要?

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儿童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儿童便豁然领悟。此外,为了指导学生练习写一些短小的说明文,也常以某一实物作为对象,让学生观察、表述。实物是具体的,也需认真加以选取。为了使儿童能认识某一事物的本质属性,需选取典型的个体。
  
3)以实物演示情境有两种:

一是真实的原型实物;

二是模拟的替代实物。

三、以图画再现情境; 

  1)定义: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写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就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
   
2)用画面创设情境,常用哪些形式呢?
     
 1)放大的挂图;
        
2)剪贴画;
        
3)简易粉笔画;
        
4)现成的课文插图。
        
5)电教画面。

1.特意绘制的放大的图画
    
放大的插图一般在教材内容美感特别丰富,形象特别鲜明,意境又很广远的课文中,用其他的黑板画、剪贴画的插图都不足以表现饱满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则要考虑到用放大的图画。

2.简易粉笔画
   
简易粉笔画,是以粉笔勾勒形体的线条再现情境的。由于简易画是边讲边画,画面是从无到有,逐步形成,画面处于变化之中。这一特点,就必然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因而用简易画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情境。有些课文所说的现象,比较抽象,但又不需要对表明某一现象的画面作细致的描绘,这时运用简笔画说明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事物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就会一目了然。

  3.剪贴画
   
剪贴画以图形表现形体轮廓,不像放大图那样要求逼真,只要大体相似即可,即使有些变形也无妨。因此制作起来就方便多了。剪贴画最大的优越性是可以贴上拆下,灵活运用,使画面充满生趣。凡是无需细致描绘的画面,只需显示形体轮廓,就能再现情境的,便用剪贴画再现。
     4
.课文插图
   
这是一种最方便最经济的手段。在条件差的农村应该充分利用插图,把学牛带入情境。尤其是一些以人物为主的插图,独幅的或是连续几幅的,或表现历中重大主题,或反映异国他乡风俗人情,或抒发了特别庄重的情感的课文,这些课文无法用剪贴画、简易画表现,那么借助插图带入情境,也是值得推崇的最经济的办法。例如《杨家岭的早晨》、《温暖》、《我们也要当红军》、《八角楼上》、《在艰苦的岁月里》、《小音乐家扬科》北威尼斯的小艇》等等,就属此类。
  
此外,凡是看图学文的教材,课本中都有画得很好的彩色插图,都应尽量发挥插图的作用。
    5
.电教画面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电教画面,包括电视录像,幻灯的画面,尤其是多媒体画面,更给学生一种新异、真切的感觉,而且又呈现于连续的动态中,非常能吸引学生的注意,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电教画面已经引入情境教学的创设途径之中,而且已展示了美好的前景。(讲座中没有)
  评论这张
 
阅读(391)|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