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蓝 诗 语

小学语文老师 一片纯粹的空间

 
 
 

日志

 
 

聆听与收获——冯卫东主任《做自己的教科研》笔记整理  

2014-02-16 21:38:26|  分类: 学习心得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寒假的喜庆还没有散去,今天——2014213日上午,我们海南教育集团的老师们集中阶梯教室,聆听由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冯卫东主任带来的关于教育科研的讲座。听冯主任的讲座是第二次,去年暑期他讲了关于倾听的讲座,那次讲座中,他所提到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关于“倾听”,关于“润泽的教室”这些名词依然留在我的脑海中。今天的讲座同样精彩,今天的行程同样是一份文化大餐。

                                                   一、语言篇

冯卫东主任不愧是教育科研方面的专家,一开口就是语句冼练,形象生动的句子。例如关于研究,冯主任开局就说出了这样的理解:“经验是‘炼’出来的;见识是‘走’出来的;学问是‘坐’出来的;理论是‘说’出来的;智慧是‘碰’出来的。”又说“学习要像饮水一样解渴;思考要像呼吸一样自然;研究要向对弈一样潜心;写作要像晤友一样诚挚。”不要说接下来的讲座,光这两句话就值得好好品读,比喻之恰当,词句之锤炼令人敬佩。除了自己的一句句经典名言脱口而出,一些教育专家的名言也是如数家珍。说到游戏对孩子的意义,他就提到席勒说过的名言:“人只有在完整的意义上,他才会游戏;也只有在游戏的意义上,才会是完整的人。”在说到孩子的时候,他指出了成尚荣关于教育的理论:“学校教育不要给孩子背不动的书包,要有孩子带的走的教育。”整个讲座过程中,冯主任的经典语言层出不穷,不愧为文化大餐!

                                                     二、励志篇

冯主任说,故事是非常好的教育手法。用朴实的故事讲生动的语言,用感性的语言讲理性的道理要比直接的教育有人情味,也有效的多。讲座中,他借助六位老师的教科研事例告诉我们每一个人要“做自己的教科研”。确实是这样,不管是幼儿园的周云老师的《穿行在儿童的两个“故乡”中》的研究;诸暨市张英老师的《呵护童性,让我们与灵感牵手》的《基于童性呵护的六堂铭心德育课》的研究,还是倾听教育研究的郭姜燕老师的《生活与研究,生活就幸福》的研究,以及数学省一等奖获得者柳小梅老师的《多走一步,让好课成为好作品》的实践,和王坚老师,袁晓琳老师的研究,每一个成员的故事都是一个耐人琢磨的案例,他们都是从自己的特长,自己关注的,感兴趣的话题去深入研究,从而获得一个个成功。在每个成功的案例之后,冯主任都用一两句话对案例进行了分析,知道我们一线老师怎么去做好自己的教科研,成就自己在教科研上的成功。

                                                      三、方法篇

当然对于我们一线老师而言,最需要的是方法。讲座中,冯主任反复提醒我们,我们要关注自己的教育生活,做我们自己的教科研,尤其是我们一线教师最适合的是做“微课题”,微型课题的特点有五项原则:即“微小”,适合我们一线老师做的科研一定是微小的选题,切入点不宜大”;“成型”,微型课题可以由点及面;要“应时”,选题不宜太落后;要“正向”,价值取向不能错;要“可行”,要选择自己切实可行的选题和方法。接着,冯主任选择课堂上的一些案例介绍了自己如何根据教学中的小细节发现课题研究的选题,也给我们老师提供了一个个适合我们去研究的选题。例如,课堂上关于“课堂等待”的选题,课堂节奏的调控,课堂上教师需要的儿童立场,课堂公正的实现等等。甚至提供了具体的选题,例如我觉得我的课堂上出现的关注全体的命题——《扩大关注度,达成课堂公平的实践研究》,关于课堂内容的选择的“度”的把握——《小语课堂中知人论世“度”的把握研究》,关于课堂上孩子回答问题的四环节的研究——“提问——候答——回答——理答”,尤其是“理答”,即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还有,我向来课堂上语言较多——《对“自我课堂”的瘦身研究》;直面课堂上的顺畅度——《不太顺的课或许不是一节好课》等。仔细思量,其实这些论题都真的非常适合我们一线老师去做,也是我们通过实践研究是可以做好的!

其实教科研和完美教室建设,班主任工作一样,还是要精心的去研究,去做!关注自己的课堂,关注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去做吧!

 

  评论这张
 
阅读(435)|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